请上传展览缩略图
无语对山河——李止个展
艺术家:李止
开幕:2023.5.27   16:00 - 18:00
展期:2023.5.27 - 7.23  10:00 - 18:00 每日开放
地址:全摄影&一个艺术,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3幢2楼

     山河之端意味着到源头取水,与伟大同行;而浩渺之巅是实景与幻象叠置后的某种意趣和观念上的升华。多年前,在中国美术学院的一次有关中国山水画与山水精神的讨论中,我曾经提到山水世界中的那条路,它曲折幽深、峰回路转,烟云流润;山下水口辗转,直至登台望远。在我看来,这条穿行山水间行旅之径,将我们带入某种天长地久的情境与时间辗转恒长的序章,这其实也是中国人与天地共往来的精神旅途。


     今天的世界,全球性讯息话语与地缘政治景观交置并存,人工智能的趋进势态以及杂糅纠缠的网络社会,将生活与日常进一步分离;周遭的现实琐碎不着边际,天地人的概念混沌难辨,日常也被置入某种不可预测的境地,艺术的趋进显得光怪离题。面对如此境遇,当代艺术何以回到智性感知与肉身行动的本源,似乎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命题。


     李止的作品虽然涉及绘画与诗文写作,但摄影依然是他工作的核心趋动,他希望藉由摄影回到单纯又充实的心灵。他的那组《洪谷》的系列摄影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一段有关太行山深处荆浩隐居地长达数年的漫游。他曾八度洪谷体悟其四时生机、刻录光影稍纵时刻。我曾经写道“在今天众多面对自然的摄影中,多数留下的仅仅是风光或者奇观,然而李止的《洪谷》却让人们看到某种触碰内心的山河大地。他对自然独特的观照方式和凝炼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他对摄影艺术的修为与技术上精准的拿捏。”其实摄影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技术革命的产物,一方面它将历史与现实得以直观显现;另一方面也在改变我们对于时间地点的日常经验。诚如本雅明所惊觉的那样“照相机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惊颤”。它使得稍纵的现实重新在场,摄影也是之后新艺术运动的源头,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数码技术可以即时呈像的时代,它使得传统摄影在时间流程中的神秘全然消失。这也引发我们不断遡源追问,摄影作为媒介的本质和意义。


     李止作为当代极具代表性与独立性的新锐摄影家,他的工作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着诸此问题。继《洪谷》之后李止又推出了《溪山》系列。这些年,他总是在艺术与山河的曲径中捕风捉影,数度登临太行、嵩山、峄山;涉水黄河、洛水、淇水。既为访山取影的工作,也是一种深耕山河大地的艺术姿态。更早的时候,李止就有“挥袖青山五云里,一杯西湖绿可人”的诗句,那是他对早年在杭州湖畔抛掷逍遥岁月的感叹,应该说那是他行旅般的创作生涯与观念诗性的漫游的启始。李止年少时的诗学修为无疑也使得他独具一种诗性的感受力和与自然相持的方式,同时他对于中西绘画的溯源性工作与摄影的技术经验,也让他能从观念层面以极简的方式滤化视觉与表象多余的残渣,并将摄影这个相对理性控制的技术领域带入一种更为自在犀利的过程和敏感时刻。这一点,其实在他的《洪谷》之前的《山行》以及后来的《溪山》系列作品中显而易见,现实景观的状态与主观敏锐的感知力如影随行交融碰撞,瞬时的图像意义与精神再构在一个运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进而感受到艺术家其中的生命关切与逸兴感怀。


     无论是那些冷峻的山川草木、冬山叠影、雪景幻像还是山高迷远的景色和岩壁恢弘的气象,一切既带着宇宙洪荒和万古寂然的空灵,也弥漫着某种疏离现实的孤寂。当然,这一切并非浅表的造化自然和思古幽情,艺术家藉由摄影镜头对现实孤高敏感的凝视,其实也是个体心性与大千世界的共振和鸣。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时刻其实也是艺术家模山范水的源泉。李止的工作既拓扑着山水世界的真意与时间肌理,也显现出某种超越视觉的存在,其心性与精神上的叩问总是迷散其中。这里既有面对大千自然跌宕咏叹的宏观蓝本,又有艺术家个体对于现代文明进程的悲叹叩问,它创造出一种超越自然实像经验的心像图景与观念视觉。


     虽然山水经验开启了李止的艺术工作,但李止的摄影,并非一般意义上对客体时空的记录,他总是能将那灰飞烟灭的往事记忆显影成像,它刻录着艺术家当下的心性频率和对自然的吐纳体验,体现出客体景观与主体意志共铸着某种生命肌理。他总是在寻找山水林泉与内心记忆、观念精神相交叠的那个时点,以唤醒意识深处与昏暗景象中那一个个激荡心灵的时刻。在李止看来“手上的巧妙变化终究是小道,心灵的通透清澈才是根本”。他的工作试图穿梭山水的时空之象,在那些被时代忽略的景象和物体中,重新点化时间的铭刻与思想的维度,重拾隐匿在图像背后的美学。在喧嚣的日常之上重构一种清音世界,进而求得精神上的独往来。在这里,物象与意境交互溢发,摄影不仅仅作为视觉表现的手段与观看对象,山水其实成为时间流变中所涌现的景观,成为凝结时间的纪念碑。摄影从快门刹那间的定影,经由暗房的显影将我们带入观看的时刻,那瞬、此刻的两度凝视无疑显像着客体也凝结着记忆,观念的诉求也由此延展。这其实是一个当代艺术家以个体视角,破解现代性问题所引发种种困境的一种姿态与方式,它疏离着大同的群体趋向与文化想象,同时这也是面对山水经验与物象认知中的一种自我建构。李止将这种对于自然景象与图像生成的默契,转换成生命感悟与文化关切上的诗性同构。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杜尚“镜像回归”概念的跨时空回应。


     可以说李止在《洪谷》、《溪山》与《故山行旅》这条林泉古道上一次次与万古生机悄然际会,个体心性与瞬间自然的不断触悟,以此抵抗庸常的对象和时间经验,并拓扑着那些被山河岁月打磨的时间肌理与存在线索。显然在李止这里,摄影不只是作为媒介,而是一种方法和世界观。它重构着新的知见和经验,并试图激荡着隐匿时空缝隙中的精神回响。他的工作既开启着幽古的山水世界,也在不断抵达当下的此在,不断更新它与现实关系,尤其是那种直面现实的批判立场与观念意识。对李止而言“一切尘埃落定,一切又似乎从头启始”。山河之端与浩渺之巅的畅游总在无名时刻。


                                                                        2023年5月于杭州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