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在云艺就读期间(2001-2006)属于和我一样不务正业但又勤奋读书的一类,他的本分是学雕塑,但却伙着一帮实验艺术狂热青年上了当代艺术的贼船,蜻蜓点水地经历了从现场艺术到装置艺术到行为艺术逐渐到以摄影为主要创作方式的过程,在校期间积累了不少参与当代艺术实践的经验,这在当年的云南艺术院校的学生里十分鲜见。
他最早涉足摄影其实主要是他行为方案的一部分,以一寸老照片的样式记录街头情侣的幸福瞬间,然后回到家里在简陋的厨房改造成的暗房里洗出来,用隔夜茶染色、剪裁花边,摊在沙发上,完了就一张一张寄给当事人——很温情也很朴实。或许是在使用茶叶水染色的过程中回忆起一些儿时的素材吧——就是我们父辈年轻时曾经给自己的黑白照片染上各种花里胡哨的颜色,红得吐血的嘴唇和桃子一样的腮红至今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是中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浪漫主义情怀在每个家庭里的样本,这样的方法也是在物质贫乏时代对色彩斑斓世界的刻意模仿与加工。彩色照片普及后人们便不再使用这种画蛇添足的方法了,数码摄影普及后人们完全可以在photoshop里对色彩和图像进行任意想像和撰改。手工染色的照片制作从此绝迹,却落在了80版艺术家郭鹏的怀里。
在2003年到2005年期间他用这种老掉牙的方法尝试过好些不同的当代题材,翻拍杂志封面美女、园林景观、城市广场、废墟、玩偶、电视屏幕里的京剧等等各式各样的信手拈来的图像,并给它们染上花里胡哨的怀旧与臆想交融的情调,这些巴掌小的袖珍照片被镶嵌在一本本老相册里,俨如家族的回忆,这类作品也被人们理解为艺术家沉溺于某种私密图象的快感之中。为了脱离这种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小气的袖珍怀旧风格,2005年之后郭鹏开始尝试冲洗稍大的接近A4尺寸的银盐黑白照,这也是黑白照片在家庭环境里能冲洗的最大尺寸。并且在主题上也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园林景观中的水、倒影、莲、荷叶、假山石、树木,以及近期对光影的着迷,这样他也才渐渐明确了一种以手工染色黑白照片的工作方式来关注文人理想中的自然景观的个人方法与风格。
2005年至今的这些作品整体色彩风格和感觉都呈现出一种略带霉味的、绚丽斑驳的、亦真亦假的梦幻场景。在这个过程中郭鹏也在有限的画幅中尝试不同的形式探索,比如直接挪用老照片染色的初始理念,给黑白世界赋予相应的色彩。或者根据照片中的线与面分割出的区域填色,获得一种现代图案的意味。另一种是给整个照片划分出诗意般的波浪型色域。由于照片对多种纯色的依赖以及光影的效果,使得很多照片带有强烈的梦境般的眩晕感,如同万花筒里的奇异世界,如同一台巨大的投影仪从苍穹投射下绚丽的色彩。
从气质上说郭鹏是个安静善思考的人,他安静地满足于自己的居家生活,注重独处,有很好的生活习惯,近年写作与读书的兴致很浓,读书不是为人忙,如此佳境令我等忙碌之人羡煞不已。尽管如此,他却在思考为何中国文人可以堕落到玩弄蛐蛐那样的玩物丧志的境况当中。
我突然意识到昆明有好几个年轻艺术家都过着自给自足的文人生活,以极其俭朴的物质生活和平静的心境养着他们手里的艺术。他们没有放弃理想,也没有被市场的狂热所卷入,他们一点一滴地耕耘着自己的那点自留地。郭鹏也算其中一份子。
2008.4.10